应用

数字文化遗产

在数字文化遗产领域,香港科技大学(广州)计算媒体与艺术(CMA)学域的学生积极应用体积视频(Volumetric Video)技术,开展了一系列创新项目。以下是两个典型案例

案例一:数字敦煌舞蹈的再现

学生们邀请敦煌舞蹈演员,通过体积视频技术捕捉其表演,并将其与虚拟构建的敦煌场景相融合,制作出栩栩如生的数字文化遗产作品。这一项目不仅再现了古老的敦煌艺术,还为观众提供了沉浸式体验,感受敦煌文化的独特魅力。

案例二:元宇宙中的粤剧体验

为吸引年轻观众,学生们邀请粤剧演员进行体积视频拍摄,并在虚拟现实(VR)设备中搭建三维戏台,打造“元宇宙粤剧”体验。这一创新形式突破了传统舞台的限制,使观众能够在虚拟空间中近距离欣赏粤剧表演,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。类似的尝试在广东粤剧院也有实践,他们通过VR技术拍摄粤剧折子戏,推动粤剧的数字化传播。

这些案例展示了CMA学域学生在数字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播方面的创新实践,体现了体积视频技术在传统文化数字化中的广阔应用前景。

案例三:《白蛇传》沉浸式VR叙事展

我们运用体积视频技术,打造了国内首个以京剧《白蛇传》为蓝本的VR交互叙事作品。展览运用体积视频、数字人、虚拟现实等前沿技术,登上虚拟画舫,在VR数字空间内真实还原京剧演员的身段与唱念。观众可化身故事人物亲历“游湖借伞”等经典情节,在沉浸体验中感受传统文化魅力,与“白素贞”共同开启千年传说的新篇章。

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,沉浸式影响技术将更进一步发展,观众将从“看”转向“参与”,甚至通过AI进一步“改变“故事的发展。搭配其他沉浸式感官设备,人类将真正进入一个更加真实而奇幻的数字世界。